四川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资阳  >  本网报道
  • 小康路上领航人 资阳这位村支书用12年绘就“乡村振兴梦 ”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8-24 14:51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胡佳音 记者 杨颜铭)时值暑假,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土桥村村委会的院子里书声琅琅、歌声笑声不断,一派热闹景象——这里是土桥村爱心留守之家暑期班。来自土桥村及邻村的100多名留守儿童,在当地幼儿园老师、暑期回乡大学生的带领下,每天在这里学习书本知识、学唱歌学跳舞、游戏互动……

“孩子们有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我们就很开心了!”看着这一切,村支部书记王光辉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查看柑橘苗长势

 返乡创业追梦 青春田野闪光

2009年,王光辉怀揣“振兴家乡梦”,放弃北京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对农业不熟悉的他,遭遇了不少挫折,甚至搭进了所有积蓄及住房。但他毫不气馁,成为乡亲们眼中“打不死的小强”。

2013年,王光辉与资阳市科技局、四川省农科院等单位取得联系,突破了技术瓶颈,建起了特色水果种植的辉翔生态观光农业园。

2015年,王光辉迎来了创业发展的曙光:资阳市、区两级团委主动前来了解其创业情况,将他列入四川省青年创业促进计划(SYE)扶持对象,提供10万元无息贷款作为发展资金,并提供为期3年的咨询培训和“一对一”陪伴式导师辅导。加上其他相关政策的扶持,王光辉的创业发展规划越来越明朗,发展也越来越顺利。

有了团组织的助力,王光辉的产业发展渐入佳境。2015年,辉翔农庄仅草莓采摘一项收入就达12万元,这也是王光辉奋战6年来的第一笔大收入,“是我创业挖到的第一桶金。”2016年,农庄生态花海观光项目获得成功。至此,他从一名曾遭遇创业失败的青年,摇身变为成熟业主。

工作中的王光辉

共赴创业路 带动致富一方

“我是土桥村的人,奔着建设家乡的想法而来,希望能为父老乡亲多做点实事。”土桥村地处偏远,以传统农业为主,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部分土地荒芜,经济发展停滞不前。2014年,王光辉当选土桥村村委委员,便开始琢磨如何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2017年,王光辉当选村委会副主任,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该村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员80户,种植辉红李620亩。2019年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大大激发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他积极搭建农产品销售实体店和网络销售平台,发展200余户村民成为线下产品供应商,带动自主创业18户。

2019年1月,王光辉当选为土桥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土桥村成为了资阳全市1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之一,为全村发展赢来了更好的政策红利。同年9月,在获得20万元政府扶持基金的情况下,专合社多方筹资80多万元建设基础设施、买虾苗,完成了小龙虾养殖的创业投入。今年上半年,小龙虾实现销售产值40万元,下半年预计还将销售40万元。第一年即回本在望,极大增强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

为让更多村民做业主增收致富,鼓励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发展,土桥村整合社会资源,在村里建了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引进了两家牵头企业,企业占股20%、村民占股80%,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留守儿童之家

爱在土桥村 情系留守娃

土桥村的爱心留守之家,是由王光辉在自家建立的爱心留守乐园基础上发展而成。“我们村的留守儿童不缺吃穿,最缺的是心理上的关爱和引导教育。”

近年来,回乡创业的王光辉,在家乡土桥村发展特色种植的同时,对村里老人赡养、夫妻感情、儿童教育、土地搁荒等留守问题感触颇深,并成了他的重要牵挂。“致富不忘乡亲”,抱着这个理念,王光辉开始思考该如何解决当今这“非个案”的留守“后遗症”。

2015年草莓成熟的季节,四面八方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分享丰收的喜悦,王光辉组织了村里20多名留守孩子到农庄采摘草莓。大家一起采摘,一起吃,全程欢声笑语不断。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王光辉萌生了创办爱心留守之家的念头。

说干就干!他四处奔波,整合各种资源,并于2015年在自家农庄建立了爱心留守乐园。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王光辉聘请专业才艺老师、招募志愿者为孩子们上课,自己也抽空教孩子们练武术、吹葫芦丝。2019年9月,配有教室、活动室的土桥村村公所建成。“爱心留守乐园”也正式搬迁入村公所,成为现在的“爱心留守之家”。

“土桥村物质生活并不缺,缺的是精神富足。”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王光辉在村里组建了5支坝坝舞队,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村民联欢活动。

近12年的奋斗打拼、倾情奉献,王光辉先后荣获省、市、县(区)表彰。2020年7月被评为“资阳好人”,一路青春闪耀。

说起土桥村未来发展,王光辉两眼闪光:“下一步,土桥村将联合投资业主,共同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他表示,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将村里几公里长的河流纳入打造范围,在河道里种上观赏莲花,让游客坐船赏花赏景;将村民的闲置房屋改建成民宿,把土桥村打造成为观光休闲度假一体化的观光农业基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