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雁江创新实施“三化”模式 推进社区治理脱“虚”向“实”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9-17 16:04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颜铭)城市社区干部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高、职能职责边界划分不够清晰、社区服务保障还不到位……对此,资阳市雁江区以“城市社区党建年”为契机,创新实施“社区队伍专业化、社区职能集约化、社区服务高效化”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城市社区发展治理“城市有变化、居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突出“专业化” 推动社区队伍精选细育
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创新“五个一批”模式,建强配齐社区党组织班子队伍。选优一批,突出政治素质好、服务群众能力强、建设文明和谐社区能力强“一好双强”标准,面向社会选聘、跨社区任职等渠道选优配强一批;调整一批,对全区社区党组织班子开展全覆盖运行情况分析研判,对不胜任、不在状态的及时调整;培训一批,全面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开展组织能力培训;提升一批,对党建业务不熟悉的,组织党建业务知识测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锻炼一批,实施顶岗培养计划,组织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积累履职经验。
培育壮大社区骨干队伍。坚持聚焦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主责主业,大力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下沉到矛盾困难多、工作进度不理想的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实施“社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动态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建立以群众认同度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机制。
灵活组建先进群众队伍。持续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先进队伍建设,确保每个社区常态化储备一支数量稳定的群众队伍。注重在项目建设、综治维稳、群众工作中搭建平台,引导发挥队伍作用,优秀的及时纳入社区后备干部、发展为党员。
突出“集约化” 推动社区职能本质回归
推动街道社区职能归位。建立完善以城镇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落实“3+4模式”推动街道社区职能还权赋能。严格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健全社区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项、可购买服务事项、社区工作负面事项“四个权责清单”。
加强街道社区资源整合。突出“区域统筹”和载体创新,推进互联互动;建立公共和社会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党建资源、教体设施、文化设施、公共服务等社会公共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
完善街道社区组织体系。搭建区、镇(街道)、社区三级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构架,强化镇(街道)党(工)委承上启下的统筹协调功能,发挥社区党组织兜底管理作用。
突出“高效化” 推动社区服务提质增效
提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去行政化、去形式化、去办公化和改进服务“三去一改”行动。“去行政化”,倡导互动交流,鼓励社区代办点多功能化,彰显社区本土文化特色,营造温馨氛围;“去形式化”,实施标识标牌整治,建立社区标识标牌准入制度;“去办公化”,优化功能布局,一室多用、错时使用,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和空间使用效益;“改进服务”,以群众便民服务需求为中心,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加快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多种方式逐步解决社区公共用房面积不够、位置偏僻、功能不全等问题。开展明星社区选树,建立更加便利的服务网络,围绕人居、休闲、康养、健身等生活服务领域,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探索推进社区造血扩能。鼓励社区利用闲置场地和设施为社会企业、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施服务,探索建立错峰低偿服务,试点设立社区公益“微基金”;探索社区采用股份制、众筹等方式发展生活类服务企业,确保社区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增强社区发展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