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乐至探索“村级卫生物业化管理”新模式 让美丽乡村“靓”起来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9-25 15:52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颜铭)为有效解决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力量弱、难度大、成效小等问题,乐至县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等方式,在全县234个村试点推行“村级卫生物业化管理”、87个贫困村创新三类物业延伸服务模式,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87%提高到92%以上,有力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和人居环境的提升。
“三项机制”全面保障组织实施
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在县级层面,成立城乡环卫一体化(村级)项目领导小组,专项统筹协调推进“村级卫生物业化管理”工作;在镇级层面,下设整治工作群众工作组,负责听取民意、与企业签订服务协议、兑付服务资金等工作;在村级层面,成立乡村物业服务组织,具体负责村级环境卫生的专项管理监督和延伸服务的提供,有效形成“上下联动、运转有序、稳健推进”的工作机制。
建立“三点结合”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每年运营总经费不超过3000万元的标准,采取“三个一点”的方式建立资金筹措长效保障机制,即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经费中支持一点,在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经费中统筹一点,不足部分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由各行政村根据实际建立农村环卫服务费收费制度,发动群众自筹一点,专项用于支付村级环卫服务作业费用。
建立“三方立体”监督考核机制。出台《乐至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县级主管部门—乡镇(街道)—村”三方立体评价体系,采取“县抽查、镇月考、村评比”的方式,开展全覆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服务费用兑付直接挂钩,全面提升工作实效。
“三化体系”全力提升治理质效
实行规范化管理。采取县级统一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资阳川能环境卫生管理公司,成立川能环卫乐至项目部,建立“总经理—包片分经理—乡镇小组长”统一调度体系,并依托智能信息化手段,对管理员巡查到岗、车辆运行等情况实时掌握,实现村级环境卫生无盲区、全时段规范化管理。
实施专业化运营。科学规划环卫设施布局,配备环卫作业车74辆、河道清漂船21艘、环卫工人1130名等专业设备和专门力量,其中优先吸纳1000余名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低保户等作为村级物业服务组织成员,协助做好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有力保障了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的高效运作。
开展个性化服务。根据各乡镇(街道)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实际,采取“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方式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细化服务范围、内容、标准等,并结合逢场、节气等情况科学制定收集转运时间表。针对部分老弱病残群众采取上门收集等方式,让环卫服务更有温度。
“三类模式”全新拓展服务职能
联合作战保平安。结合“农村治安巡逻110”工作,将村级物业组织成员编入“红袖套”治安巡逻队伍,重点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协助村“两委”调解矛盾纠纷,有力夯实了群防技防、法治人治相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化解体系。
小组作战见长效。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为村级物业组织成员划分“责任田”,组成片区物业服务小队,向周边群众广泛宣传防火、防盗以及爱清洁讲卫生等知识,对村庄沿线花草进行除杂、修枝等,对村集体经济产业开展日常巡护,实现日常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单兵作战送温暖。对需临时办理的工作实行“点单派单接单”,由群众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电话向村级服务组织“点单”,村级物业服务组织登记后“派单”给相关责任区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接单”完成,主要提供购物、送医、办事等临时性代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