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资阳  >  本网报道
  • 【脱贫攻坚我先行】安岳这位村支书接下脱贫“军令状” 让集体经济走向扶贫“主战场”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0-21 22:31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开栏语】近年来,资阳全市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立下“愚公志”,下足“绣花功”,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实施精准攻坚,全市实现32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3.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在脱贫攻坚战线上,涌现出了一批苦干实干、担当有为的先进个人。为进一步营造浓厚攻坚氛围,凝聚打贏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即日起,四川新闻网资阳频道推出《脱贫攻坚我先行》专题报道。本期推出《安岳这位村支书接下脱贫“军令状” 让集体经济走向扶贫“主战场” 》。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颜铭)“养猪的事不成功,我绝不罢休;大伙脱不了贫,我绝不收兵。”两年前,作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当家人”,安岳县镇子镇狮子坝村党支部书记汤远登当着全村1500人的面郑重许诺。

如今,昔日的山沟穷村“大变脸”,养猪产业红红火火,果业种植风生水起,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摘掉了贫困“穷帽子”。两年来,汤远登践诺担当、恪尽职守,敢打硬仗,用言行和实绩干出了一番事业,搞活了一片产业,带富了一群村民,演绎了一出村集体经济发展富农脱贫的好戏。

和村民一起劳作

接下“军令状”:再难都要上

狮子坝村是2015年启动实施帮扶的贫困村,产业发展一直是短板,村民依靠传统农业种植维持生活,收入微薄。如何利用村里的地理优势发展村产业,实现“自我造血”持续发展是狮子坝村一直探索的重点。

“必须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突破!”2017年,上级组织找到汤远登,希望他接下这个“军令状”。“村里没钱没收入,办事好比登天难,人们常说‘手中没有米,叫鸡鸡不理’,村集体收入是解决一个村好多问题的金钥匙。”汤远登深知,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时刻,丝毫松懈不得。作为村支书,一名老党员,面对村里留守的老人幼童,特别是那79户贫困户渴盼脱贫的眼神,自己必须扛起这面脱贫旗,再难再苦都得上。

走访途中

说干就干,甩开膀子撸起袖子,汤远登一心扑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上,不拿一分工资,主动担起狮子坝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一职,成为村里发展集体经济的“吃螃蟹者”。

发展什么,怎么发展?这是摆在狮子坝村面前的主要难题。“一定要发展风险小、效益好、时间长的产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汤远登带领团队多方调研学习,同安岳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对接,最终确定发展生猪养殖。

2018年,狮子坝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集体经济发展基金46万元为启动金,以资产收益扶贫资金20万元为杠杆,以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和帮扶部门扶贫资金为支撑,租地6.5亩,投资160万元新建温室养猪家庭农场,年出栏肉猪2000头以上。

终于,狮子坝村有了自己的集体经济产业,汤远登也算交了这份“军令状”,但他并没歇着,反而更累了,更忙了。

仔猪进场

撑起一片天:脱贫有招数

作为村上首个集体经济产业,养猪场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村民的信心与信任,关系到合作社的前途与命运。“只要一听说猪儿病了,我就心焦火燎的,特别是死了猪的话,更是无比难受。”汤远登不想也不敢辜负村民的期盼,把“宝”押在了养猪事业上。

猪场采取以“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模式,由安岳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负提供技术、饲料、猪苗,并保底170元/头生猪负责回收,狮子坝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喂养,以此将投资风险控制在最低,同时获得效益也有保障。

照此模式,养猪场常年雇佣了两位村民务工,守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挣两千多元。但汤远登考虑得更远,如何让贫困户共享集体经济的好处?

村里日常巡逻

为了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户增收,汤远登拿出了收益分配方案:获得的收益采用“村集体+贫困户”的机制分配。在脱贫攻坚期间按照“7+3”方式,(70%分给贫困户、30%为公积金),后期按照“4+3+3”方式,(40%分给贫困户,40%分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0%为公积金)。2018年收益18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近200元;2019年收益19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近300元。合作社拟再投入60万元扩大猪场规模,购买养猪设施设备、环保设备等,形成固定资产进行股权量化,增加村民收益。

这一切都离不开汤远登的付出。两年来,他询技术、要项目、搞协调,摩托车行驶里程2万多公里。正是凭借这股工作的狠劲,养猪场发展越来越好,村民劲头也越来越足,汤远登的威信也越来越高。

如今,在村集体经济引领下,越来越多村民搞起新产业,创业养鱼、养殖青蛙、养殖家禽,脱贫致富天地越来越宽广,日子有了新奔头......

汤远登在防疫一线

吹响一号角:发展不停步

养猪场的成功解决了狮子坝村集体经济的有无问题,但生猪养殖收益易受市场波动影响。作为贫困村,如何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夯实长远发展根基,成为汤远登思考谋划的新问题。

“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汤远登告诉村民,必须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在帮扶单位支持下,合作社投资15万余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30亩土地进行水果种植,引进大雅二号柑橘,投产后三年挂果,采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自营的方式,预计每年增收近5万元,人均收入也得到增加。同时还引进合作社种植藤椒,建设300余亩藤椒示范园,丰产后预计年增收10万元以上。

另一方面,他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一起与外出务工人员深入沟通交流,鼓励其回家创业为家乡做贡献;与种植大户对接谈合作,引进业主承包土地发展种植业。最终,合作社将村上700余亩土地流转出去,让村民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同时引进一户柠檬冻库企业,解决就业人员80余名,村民通过施药摘果就近务工增收几千元。

为提高贫困户收入,合作社采用“以奖代补”、“以购代扶”方式积极鼓励贫困户养殖家禽,并按照种类、数量进行补助,通过帮扶单位回购、市场推销等方式帮助销售,增加收入。现在狮子坝村在家农户基本都养有鸡鸭,养殖业增收明显。

“不看到村民彻底脱贫摘帽、狮子坝村振兴,我绝不鸣金收锣,会一直奔跑在致富路上,直到答好这张脱贫卷。” 汤远登感慨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