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划重点了!2021年资阳要干这些大事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1-19 19:00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颜铭)1月19日上午,资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雁江区隆重召开。会上,资阳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徐芝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资阳将着力实施“五大”工程。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具体要怎么干?报告清晰划出了重点。
报告指出,2021年,资阳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聚焦市委“执行落实年”要求,坚持成资同城化战略支撑,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在项目投资促进、融入新发展格局、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上攻坚突破,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 |
大会开幕现场 |
【布局“十四五”】
框定未来五年机遇期 着力实施“五大”工程
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资阳抢抓机遇推动成资同城化率先突破、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时期。市政府组织编制了《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特别提到,“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实施“五大”工程。
实施“协同发展”工程,坚持成资同城化战略支撑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充分发挥西迎成都、东接重庆的“双门户”优势,努力在推动成渝地区中部一体化发展中走在前列。
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以产业生态圈、功能区建设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加快建设现代工业“5+1”、现代服务业“4+4”、现代农业“6+3+1”产业体系。
实施“城乡提质”工程,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山水魅力公园城市。要践行公园城市理念,构建“一主两副、多点支撑”的现代城镇体系,打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
实施“活力释放”工程,助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要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型国家高新区,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牙谷,协同创建现代化国际化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实施“幸福安康”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资阳大学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健康资阳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 |
会议现场 |
【深度融合发展】
推动成资大道建成投用 力促成渝中线高铁开建
推动资阳实现高质量发展,同城化是强大引擎。报告指出,2021年,资阳将继续抓住同城化发展主线,出台实施成都东部新区资阳协同区“1+4+20”建设方案,推动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等26项任务落地,加快轨道交通资阳线、“张老引水”工程建设,推动成资大道建成投用。
成资同城不断迈步,渝资合作也将继续前行。双方将协同推进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资中(经安岳)至铜梁高速公路等项目,配合完成成渝高速扩容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联合大足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也要不断夯实、齐头并进。将支持雁江融入成都都市圈建设宜居公园城市、安岳建设成渝中部生态文化魅力城市、乐至建设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力争签约引进口腔医药器械企业累计达到100户。高质量建设临空经济区,全面建成“口”字形路网,推动产业孵化中心、川师大附属临空K12公立学校建成投用,高标准规划建设资阳临空高铁新城,着力引进一批临空指向性产业,确保全年签约产业项目40亿元以上。
【夯实项目支撑】
北部新城建设加快推进 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竣工投用
项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希望所在、后劲所在,新一年,资阳将继续抓牢项目投资建设这个“牛鼻子”。根据报告内容,将加强重点项目精细化管理,确保四川乐寿养老等14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北部新城等74个项目加快推进,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等65个项目竣工投用。
同时,扎实开展项目策划活动,围绕国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紧盯“两新一重”建设、新兴产业和民生事业领域,滚动谋划一批大数据服务、5G技术应用、新能源等重大项目。
推动产业能级新提升是今年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将进一步做强工业支撑,大力发展新制式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取得突破;聚焦“产学研销医养”全产业链建设,打造国际口腔装备材料基地,新增工业企业30户、“专精特新”企业6户。提升现代服务业,推进安岳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等产业园区建设,实现电商交易额550亿元,交易额超千万的企业突破25家。
【中心城区提质】
开工建设天台山公园 启动第二批7000余户老旧小区改造
城市品质提升,关乎城市竞争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加快推进三贤路及雷音大桥、老鹰水库至城区输水管道整体迁改等44个城建项目。开工建设天台山公园,实施九曲河提升治理工程,增强城市供水排水和防洪排涝能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启动中心城区第二批90个、7000余户老旧小区改造。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深化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三年行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示范市创建,配合推进成自宜高铁建设,启动成渝高速至成宜高速联络线建设。
同时,发挥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效益,推动毗河供水二期工程建设,建成望水河泄水工程,力争完成关刀桥水库工程下闸蓄水验收;完成第二批1000个5G基站建设,实现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