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资阳  >  本网报道
  • 雁江:“底气足、后台硬、引擎强” 优质电力赋能乡村振兴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3-17 18:39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杨颜铭)采摘水果、漫步乡野,回归田园生活……如今“乡游风”成为了晏家坝村“田园都市”的一个特色品牌,几年前的穷乡村已彻底摘掉“穷帽子”逐步蜕变为乡村公园社区,文商农旅融合发展迈出大步。

漫步在近五万平方米的花海中,花香馥郁、沁人心脾,在黄谷码头乘船,一览两岸风光……雁江区重点打造的花溪河生态风景区已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它的“出世”不仅让大家多了一个游玩好去处,更惠及了当地贫困村,解决了不少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

如今,在黄谷村,村民的养殖路越走越稳当,村里几十家养殖场有了“强力后盾”,乡村发展有了“主心骨”,集体经济逐步实现多元化,幸福日子蒸蒸日上……

山村火了,村民富了,稳定的电力保障功不可没。近年来,资阳市雁江区把农旅融合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依托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田园风光等资源,开发了一批具有雁江特色的农旅产品和品牌,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两年前,雁江区保和镇被评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森林小镇”,电力成为了一大“功臣”。一直以来,国网资阳市雁江供电公司主动作为,加大电网设备改造投入力度,高效推进贫困村电网补强项目建设,为乡村致富、产业振兴再度赋能添力。

农网改造现场

补强电网 采摘观光“底气”足

“我们的冬草莓是完全没打农药的,颗粒饱满、甜爽可口,现在下单享有元旦节提前购优惠……”去年12月31日,在元旦节前夕,位于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的农户们,正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销售当地的冬季特色农产品巧克力草莓。

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发展无路,是六七年前晏家坝村的代名词。这个地处沱江与阳化河交界的临江小村落,随着1992年合乡并镇后,人员外流、产业外迁,晏家坝村的发展几近停滞。而如今,在一系列政策帮扶下,村子重焕生机,从种植蔬菜、种植大棚蔬菜到发展集观光、体验一体的观光农业,晏家坝进行了三次农业发展调整,依托地理位置、产业基础以及完善的基础条件,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以前村里很多人外出务工,如今大部分人都回到家乡种草莓、栽葡萄、搞养殖、育苗圃、办农家乐。要想生意做得好,电力“马力”也得跟上。

空调得转、灌溉用水量得足,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村里原变压器容量不够用了,如何是好?

得知村上用电需求后,雁江供电公司立即着手行动,2019年,将晏家坝台区纳入农网升级改造计划,改造前该村仅一台变压器,现在共6台,原来末端电力高峰期仅为140V,现在末端电压为220V,每台变压器电压合格率达100%;改造前最高峰线损达到35%,改造后现在综合线损仅为7.2%。

今年,为进一步巩固电网补强工作,该公司又开展10千伏晏家坝台区配变增容电网补强项目,进一步优化该村配电网架,解决台区户均容量低、用户供电半径长及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

“‘动力’充足,供电服务质量越来越高,我们发展旅游采摘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就有了更多保证,去年节假日,来我们村观光游客增加了不少呢!”不少村民感慨,“底气”更足了,生意越做越好,致富的路子也拓宽了。

2020年,晏家坝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2021年预计实现22000元。如今,村里共有特色农家乐12家,水果产业园10个,文创园区3个,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新村”、“四川省新农村示范基地”、“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等称号。

改造电线

充足电能 民宿发展“后台”硬

溪流、花海、绿荫,还有四季变幻的景观,独具特色的驿站民宿……这个城市近郊“自然秘境”正是近年来雁江区重点打造的花溪河生态风景区。

花溪河景区位于雁江区保和镇,涵盖3个贫困村和5个非贫困村,依靠扶贫资金“撬动”作用,将乡村道路、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项目集中推进,改善了3个贫困村道路、水利设施、人居环境,带动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约2000亩柑橘、桃、李等水果发展,实现了由“点上开花”到“满园春色”的转变。

这两年,生态良好、风光秀丽的花溪河吸引着大批游客踏进这溪水潺潺的美丽溪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规划打造的游客聚集地距离花溪河生态旅游区核心区仅1公里,村民在聚集地内发展农家乐、民宿等项目,渐渐吃上了“旅游饭”。而这一切还得益于当地电网的不断升级和补强改造。从花溪河景区规划到如今,雁江供电公司实施了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电力服务举措。

当地村民秒变民宿老板,他们最有发言权。“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挣钱的方式也追赶着时代的潮流。”村民王平在当地有一栋独立房屋和4亩多地,前些年一家五口都在外打工,逢年过节也聚不到一起,于是一家人思索着回家做点旅游生意。

装修贷款建好民宿,各种物件全都配齐,王平一家的民宿经营路开始步入正轨了。可没想到,每到夏天游客增多时,小民宿都会遇上用电“难题”,“平老板,为啥空调一会能开一会不能,晚上好热啊。”客人们都纷纷有了“意见”。

雁江供电公司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村原仅一台变压器30kVA,随着游客量上升,低电压问题日益明显,庚即对其进行改造。如今,六台变压器480kVA,户均容量由原来的0.13kVA变为2.11kVA,供电半径由平均1.5kM缩短到0.43kM。建成后,有效解决了该村的季节性用电需求和低电压问题。

“从去年开始,保和供电所就主动上门服务,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接下来我想着做点改造,搭一个亲子游乐主题农场,还是乡村旅游的方式搞。”王平骄傲地说着自己的下一步“致富”计划。

充足的电力,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这里的村民们几乎都做起了民宿生意,酷暑难耐的夏季,用电量年年递增,但有了配电网台区的升级改造,容量足了,线路新了,“后台”硬了,景区民宿游人如织。

电力满满 养殖致富“引擎”强

农旅结合找到了农村发展新路子,“扶”了集体经济的“贫”;电力满满充足供应,保障产业发展让村民挣到了“票子”。

“这新变压器换上后,以后用电就方便了!”“我儿子养鸡场的电也更足了……”在雁江区保和镇黄谷村,古木参天的村道间,溪水潺潺流过。溪边洗菜、洗衣服的大婶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即将登场的新变压器带来的“福利”。

村口的空地上是另一番忙碌场景,新架设双杆变已初具模型,四名工作人员正在电杆上安装变压器框架和电力金具,地面工作人员配合杆上人员做着施工材料的吊装工作。雁江供电公司施工人员正紧抓电力施工黄金季节,加班加点推进贫困村电网增容改造项目。

随着村民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家中依靠电力带动的产品越来越多,小到电视、冰箱,大到打米机、饲料机等。电器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用电“卡脖子”问题,再加上村里养殖业发展壮大,灌水、增氧、照明都少不了电。电力改造就成了大家的迫切期盼。

“群众在哪,哪里需要电,电就送到哪。”凭着这句庄严承诺,雁江供电公司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的部署和要求,不断推进贫困村电网补强改造,提升贫困村供电保障能力。

保和镇贫困村增容改造项目包含对保和镇黄谷村4个10千伏台区的改造,涉及1社、4社、5.10社、2.8社台区等4个台区增容400千伏安,7.9社台区利旧原变压器50千伏安,改造后,供电半径减少为0.5KM内,将为周边6000余户居民带来更加可靠稳定的供电。

如今,黄谷村里陆续开起二十余家养殖场,无论是冬季养殖供暖、全年照明,还是深加工都有了更可靠的供电保障。

“电压稳稳的,供电员工也经常来我们这查看走访,费了不少心思啊。”“有了电力的跟进扶持,村里的产业发展势头更足了,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在“强引擎”拉动下,看到村集体收益节节高、群众生活步步高,黄谷村村支书由衷感叹道。

“底气足、后台硬、引擎强”,优质电力服务能为乡村振兴更好地“赋能”。新希望点燃村民致富新热情,迈入“十四五”,大家铆足干劲,在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一路“犇”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