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资阳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4% 创下18年来最高增速!今年“三农”工作还将这么干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3-24 17:27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颜铭 摄影报道)3月24日,资阳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分析全市“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安排部署2021年“三农”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推动“十四五”“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 |
会议现场 |
此次会议规模大、规格高、准备足,视频会议直接开到了乡镇一级。“资阳总体上是农业大市,农业总产值在三次产业中占比极高,城镇化率低,农村与城镇二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城乡差距较大。”分析形势、直面问题,会上,资阳市委书记廖仁松表示,做好“三农”工作对资阳来讲尤为重要。此次会议既是对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也为今后一个时期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资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集中力量抓好打赢脱贫攻坚、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项重点任务。去年,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前半篇”文章基本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攻坚战圆满收官,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形势越来越好。
去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资阳采取了一系列推进“三农”工作的措施,实现了第一产业增加值168.5亿元,增长了5.4%,创下了18年来的最高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19076元,居于全省前列。
“站在新起点要认真思考‘三农’工作。”廖仁松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三农工作显得尤为特殊和重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重点在“三农”。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一腿长、一腿短”的特征还在呈现,最突出的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全市产业发展效益还不高,结构不优、布局较散、链条不畅、农业占比过高的问题还需要改观。
分析形势、查找差距、增添举措。融入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廖仁松特别提到,今年7月,天府国际机场将正式通航,资阳西迎成都东接重庆的“双门户”优势更加凸显,发展都市农业、打造文农旅融合消费增长的潜力巨大。
应对不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只有把农业生产搞好、农村社会管好,农民事情办好,才有充足的回旋余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廖仁松指出,要加快补齐“三农”短板,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确保农业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同步赶上。同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推动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宜居乡村建设。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资阳将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行动,完成10.3万亩建设任务。推动“优质粮食工程”、“天府油菜”行动和“鱼米之乡”建设,打造雁江丹山稻渔、乐至石湍粮油、安岳周礼薯业等一批粮油园区,确保粮食产量达到170万吨。同时,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年末生猪存栏达165万头、出栏260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