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资阳  >  本网报道
  • 深挖数据价值为发展赋能 打造资阳电力“智慧大脑”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7-06 11:22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颜铭)2020年7月10日,资阳供电公司与资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正式签订“电眼看资阳”合作协议,标志着以电力数据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正式在资阳落地运行。截止目前,已完成“电眼看发展”、“电眼看民生”等7个应用场景的开发和投用,得到了各界广泛好评,还将不断丰富“电眼”产品、擦亮“电眼”品牌。

能源大数据中心揭牌仪式

2020年11月,作为首批试点单位,资阳供电公司在全省率先揭牌成立市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公司深化多方合作,将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与资阳智慧治理中心建设融合推进,目前已初步完成能源、交通、林业等200余种类别基础数据的汇集。

2020年11月3日,2020首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总决赛上传来喜讯,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员工刘建华一路披荆斩棘,从185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桂冠……

创新引领变革,数字展现智慧,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资阳供电公司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着重要的“电力+数据”智慧,在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道路上走在前列,成效颇丰。

站在新起点,步入新阶段,省电力公司将2021年确定为“数字化转型启航年”。资阳公司将加速发力,继续为数字化转型“充电”,以此引领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推公司“1336”发展思路落地实践,实现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

“电眼看资阳”签约仪式

“火眼金睛”

营销大数据精准反窃电

“桂花11社台区一月份之前线损稳定合格,近期线损异常增高……”今年1月,资阳供电公司计量班线损管控人员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上发现了“猫腻”。随后,电力员工到现场查找证据,发现李某为了节省灯暖电费,从家中二楼室内打孔穿墙,通过孔洞将电线与室外下户线相接,并用瓦片将接线处遮挡。

“我楼下正常用电,就楼上窃电,做得如此隐蔽也能被你们发现,真是再也不敢偷电了。” 面对精准的反窃查违,李某一声叹息。窃电手法虽隐蔽,日常巡查确实不易发现,但用电数据却暴露了他的行为。

无独有偶,“真的是一时鬼迷心窍,以后再不会这样做了!”5月10日,资阳市乐至县城某网吧老板来到供电公司处理窃电案件时,一脸后悔。

电力人员在进行开盖异常用户核查工作时,发现该网吧用电异常,随即对电表进行开封检查,发现在电能表内部的电流进、出端子被导线短接,导致电能表计量失准,属于明显的窃电行为。按规定,该网吧追补电费4.7万元,违约使用电费14.2万元。

窃电手法虽花样百出,但仍躲不过大数据的“火眼金睛”。据悉,这是今年资阳公司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现场核查方式查获的一起典型窃电案例,也是公司开展营销稽查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真实缩影。

近年来,随着公司智能电表的“全覆盖”,以及高速宽带载波模块的大量使用,用电检查、计量专业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业务系统提取电压、电流、电量、购电信息、智能电表开盖记录等数据,线上精准分析研判,线下精准实时打击,让大量窃电客户无处遁形。

注重营销数字化转型,让数字活起来,让数字这座“富矿”创造更多价值,一直是该公司探索的课题。”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设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让庞大的数据成为日常经营管理的好帮手,如何不断提高数据应用的能效,为日常经营管理明确了方向。截止目前,资阳供电公司累计查处窃电169笔,追缴电费122万余元。

巡检线路

机器代人

“智慧运检”迎来新突破

“无人机红外线检测仪已就位,GPS定位刷新,飞行前准备就位,可以开始执行飞巡任务……”4月27日,位于资阳市乐至县220千伏文峰变电站220千伏文安线线路旁,一架搭载红外线检测仪无人机按照既定航线腾空而起,标志着资阳供电公司“多功能”无人机正式上岗。

此次采用的具有红外线测温多功能无人机打破了原有的人工巡检加手持测温仪检测模式的束缚,实现了从“人工巡检”到“无人机巡检”再到“无人机智能巡检”的“三级连跳”,开启“智能巡检”新领域。

无人机巡线

无人机巡检愈发成熟,机器人也开始“大展拳脚”。6月23日,在220千伏孙家坝变电站内,个头小巧、通体银白色的机器人沿着巡检路线时走时停,上下左右察看,对现场环境、所有设备逐一检查。这是资阳公司“户内导轨机器人巡检”执行任务时的一幕,它通过实时“侦查”,第一时间就能全面掌握站内设备运行情况,并实现同步传送巡查信息到智能运检管控中心,为站内设备健康状况保驾护航。

“操控台上的鼠标一移一点,户外的无人机就可以进行空中全方位立体巡检,并通过AI图像识别等手段对电线周围的情况进行智能识别。” 近日,记者来到资阳公司智能运检管控中心后台运维室,看到一个个监测数据和巡检现场在大屏幕上显示,通过这个“最强大脑”,电力人员能实时掌握作业现场情况,所有数据尽收眼底。若输电线安全范围内出现大型机械施工或者其它可能对输电线造成威胁的情况,系统将进行智能识别并向操作台报警。

无人机、机器人、移动巡检、在线监测……近年来,资阳公司以数字新基建为突破,开展“机器代人”的全新工作模式,探索现代设备管理体系,掀开了电网数字化转型新篇章。“机器代人”横跨输电、变电、配电三个专业,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打造了一整套智能运检业务体系,有效改善传统运维方式的弊端,科学地指导各专业现场工作。

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窗口望去,资阳供电公司科技创新元素正渗入庞大而又系统的网络中,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

智能运检管控平台

提质增效  

解锁核心业务为基层减负

“以前平衡月度检修计划,都是在excel表里面人工统计平衡,费时费力,现在使用新系统,轻松自动搞定”。资阳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方式专责宋烨通过检修计划智能决策系统,仅用了5分钟就平衡好了月度检修计划,这在以往至少需要1天时间。

电网结构日益复杂、电力供应及优质服务要求不断提高,都给检修计划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资阳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传统的检修计划管理从草拟、填报、平衡到计划执行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检修停电范围及重复停电分析依赖人工查阅多个系统记录,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错漏;检修计划平衡依赖人工查阅多个系统记录,效率低且无法统筹平衡检修管理、检修窗口等多个约束条件......

如何快速提升调度生产工作效率,促进各个部门协同工作,减轻一线员工负担?资阳公司找到了突破口:以“电力+算力”实现检修计划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检修计划全场景可视、全信息研判、全过程管控系统。

该系统利用调控云平台整合调控、运检、营销、供服等数据资源,融合设备、人员、网络拓扑关系等多维度数据,实现调度、运检、营销等专业的数据融合;基于主配网协同停电范围分析技术,获取检修状态下停电配变列表,实现以停电时户数为单位的精准化检修计划管控;以多目标多约束的检修计划智能平衡算法,实现检修计划重复停电平衡、检修关联平衡等,提高检修计划平衡准确性。

而对于基层业务人员来说,无疑是减负“利器”。检修计划填报时间由平均每条近0.5小时缩短至2分钟,管理人员平衡时间由1个工作日缩短至分钟级,平衡准确性提高35%。应用以来,公司试点建设过程中节约本地投资约240 万元,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约204万元。

数字化转型工作是适应时代发展、行业变革的必然要求,是资阳电力落实国网、省公司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要求的务实之举。公司将不断顺应数字化浪潮,充分挖掘电在发输配用各环节中的数字属性,让电在社会生产生活场域中释放出更多的发展潜力,全力打造绿色、智慧、安全的现代化电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