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资阳  >  本网报道
  • 雁江住建:多管齐下重拳治污 做好城市供水安全“保卫者”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8-19 16:18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颜铭 摄影报道)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生态环保督查工作的相关要求,8月17日,雁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排水管理总站工作人员,对辖区内中和、伍隍、丹山等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污水厂运营管理,加快推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在污水处理厂查看水质自动在线监测数据

全方位督查 严把污水处理关

来到伍隍镇污水处理厂,雁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排水管理总站工作人员采取现场检查和资料查询等方式了解污水处理厂工作运行、值班值守、应急处置、水质达标等情况。

在厂区人员带领下,先后深入污水处理厂中心控制室,听取专业人员讲解污水处理厂生产工艺及各工艺段设备运行情况,现场查看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平台数据。对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加药运行记录、污泥处置、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了实地全面检查。

在尾水排放口,记者看到,厂区工作人员正在清洗水池、出水槽和取样管,“每天定时清理,经最后处理后排到水库。”伍隍镇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介绍,伍隍镇污水处理厂主站位于江西村2社,日处理量700吨;小站位于飘山村1社,日处理500吨,服务人口约15600人。

查看尾水排放口水质情况

“这个水池多久清洗一次?每天消毒了吗”“值班记录怎么做的?”“疫情防控一定要重视起来,所有进入人员按要求扫码测温作登记。”供排水管理站副站长汪小英提醒道。对在线监测数据不稳定的厂站,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落实整改,如:活性污泥不足的场站及时投加并培养观察,对于碳源不足导致消解能力差的场站要添加葡萄糖进行补充,所有场站均在药剂用量上要做出调整,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在中和镇污水处理厂,供排水站管理人员认真查看了脱泥间、生化池、出水池等各环节污水处置情况,并对厂区的绿化、卫生、防疫等方面提出了指导建议。

水厂运行、人员值守、巡查监控、卫生防护、水质安全……疫情当前,供水安全至关重要,雁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供水行业主管部门,始终把落实民生保障放在首位。近期,供排水管理站多次对全区供水安全运行等相关工作进行督查,要求各水厂、污水处理厂强化运行管理和应急值守,制定完善预防疫情应急预案,提高出厂水水质监测频次,做好全区供水安全“保障者”。

实施污水处理厂及主管网建设工程后实现雨污分流

源头上治理 全面提速场镇污水管网建设

8月17日,记者在丹山镇场镇路段看到,现场正进行地下污水管网施工作业,一辆小型机械有序操作,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前期主管网改造、铺设入户管网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收尾,本周内完成地砖铺设后整个路段的污水管网也将全部建设到位。

由于历史原因,雁江不少乡镇场镇存在雨污混流的情况,且由于部分管道老化严重,一旦遇到强降雨天气,容易导致污水外溢,影响沿线生态环境。

查看相关台账

雁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排水管理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9年7月,雁江区实施污水处理厂及主管网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5.84亿元,惠及14个建制镇,已建成管网总长约 196公里。目前,14个乡镇的场镇污水管网建设工作已陆续完成,这些场镇的生活污水将统一流入各乡镇污水处理厂。

记者在丹山镇初级中学附近看到,一个污水泵控柜已安装完毕,待学校开学后,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将通过此柜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彻底改变了以往直接将污水排到邻近河道里的情形。

同样,在伍隍镇江西村一处田地旁,据汪小英介绍,这里原来是一条臭水沟,里面流的都是黑水,臭气熏人,周围也是稀泥满地,现在规范整治,实施管网加密工程后,不仅干净整洁,也彻底解决了污水横流的窘状。

污水管网是一座城市的“静脉血管”,关系着整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雁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重拳治污下,污水管网逐步投用,居民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实现了“各行其道”,污水进入处理厂,雨水自然流入河中,有效解决入河污染源,基本实现“污水不入河”的目标,大大提升了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