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驾护航“资阳蓝” 《资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12-01 21:19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颜铭 摄影报道)“资阳蓝”“公园绿”……近年来,资阳人的朋友圈常被这些“颜色”刷屏。朋友圈的“天气热词”,体现出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关注更多、要求更高,涵盖蓝天白云的美丽资阳是广大市民的共同追求。
12月1日,资阳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资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关情况进行解读。记者从会上获悉,《资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由资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 |
新闻发布会现场 |
《条例》是成德眉资协同立法的首部地方性法规
随着资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蓝天白云”的需求愈来愈强烈,现有的法规已难以适应全市大气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制定一部具有地方特色、可操作的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性地方法规迫在眉睫。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条例》分为总则、监督管理、移动源污染防治、固定源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气防范和应对、区域协同、法律责任、附则,共八章五十七条。
“《条例》是成德眉资协同立法的首部地方性法规。”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倪勋介绍。立法过程中,既把握成德眉资的共同性,又紧密结合资阳大气污染防治中存在的“臭氧污染风险增加、尾气排放日益严重、建设项目扬尘污染多”等实际情况。
蓝天没有区划,大气不分边界,成德眉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举措。下一步, 资阳在与成都、德阳、眉山等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合作中,又将如何落实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措施?
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正良告诉记者,四市将共建共享科学治气平台,推进区域大气污染源信息化管理及数据共享,实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动态更新和精细化管理;统筹开展重点源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秸秆焚烧、重污染应急响应、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重点时段的管控信息,通报重污染气象信息,及时会商处置预案,减缓大气污染。
今年9月资阳空气质量排名居全国第3
“今年,资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资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付萍介绍,截至11月5日,全市优良天数为276天,优良天数率为89.6%,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9月、10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3名,全省15个重点城市排名第1名。
好成绩来之不易,背后离不开持续发力、逗硬考核的一系列环保措施的实行。
今年以来,资阳各级各部门对违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共检查工业源点位1493个,移动源点位2535个,建筑工地1104个,道路扬尘源2230个,共发现问题1498个,立案44件,处罚总金额50.16万元。
空气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下一步,资阳将在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城区餐饮油烟防治等方面下功夫,保持好成绩。
资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朱成刚表示,将持续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专项检查,督促项目加大扬尘治理经费投入,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不断提升工地监管的科技化水平,确保扬尘治理监管常态化。
另外,在餐饮油烟治理方面,将重点围绕智慧化、程序化的工作思路,建立规范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条例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对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将加大对《条例》的宣传,让广大驾驶员自觉遵守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要求,从源关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大执法力度,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