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酌定不起诉+公益服务+智能监管” 资阳检察机关探索新机制让“少捕慎诉慎押”行稳致远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3-24 20:19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颜铭)3月24日,资阳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资阳市检察机关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工作相关情况。
![]() |
发布会现场 |
“少捕慎诉慎押”是指对绝大多数的轻罪案件尽可能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加强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羁押候审,减少社会矛盾对抗,增进社会和谐。
2019年,最高检提出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2021年4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将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上升为刑事司法政策。资阳又是如何落实的?
发布会上,据资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曹联介绍,2021年,资阳市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289人,不起诉犯罪嫌疑人259人。
社会危险性是逮捕及羁押的重要标准之一,资阳检察机关是怎样准确评估审查逮捕案件的社会危险性?
“在办案中,我们将根据犯罪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因素,对社会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估,最终决定是否逮捕。”资阳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魏航告诉记者,对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毒品犯罪等社会危险性严重的,一般应当予以逮捕。对于具有犯罪未遂、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情节的,有初犯、偶犯、赔偿谅解等酌定从轻情节的,以及特殊人群可以不予逮捕,适用非羁押措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资阳检察机关积极构建非羁押强制措施保障机制。探索“智能手环”“非羁码”等智能监管系统,综合运用手机定位、天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破解非羁押监管难题。
同时,大力开展酌定不起诉工作。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制定《资阳市检察机关轻微刑事案件适用不起诉工作指引(试行)》,对危险驾驶、非法狩猎等常见罪名的不起诉标准进行量化评估。还主导建立不起诉公益服务机制,对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将参加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作为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重要评估条件,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服务3000余小时。
随着一系列制度机制陆续出台,刑事司法各环节、各领域、各主体深度融入,资阳检察机关推进少捕慎诉慎押改革的步伐将进入提质增效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