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资阳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凸显高质量发展有条件有基础

2023-01-29 23:2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资阳1月29日讯(王建军 摄影报道)2022年,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新冠病毒反复冲击和持续高温天气等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1月29日,资阳发布2022年经济发展“成绩单”:过去一年,资阳地区生产总值为948.2亿元,比上年增长3.8%。

2022年,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增速居全省第7位,增速排位创十年来最好水平,也是2015年以来增速重回全省第一方阵。

这一份殊为不易的成绩单该如何解读?2022年资阳市经济运行有何特点?

新闻发布会现场

看数据,稳中显优

2022年,资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9方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位等8方面实现上升,“主要经济指标呈现‘9高8升’的特点。”资阳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龚小平表示。

其中,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2.2%、增速居全省第1位,技改投资增长86.9%、增速居全省第2位,工业用电量增长9.2%、增速居全省第7位,交通投资增长44.6%、增速居全省第2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5.4%、增速居全省第1位,市场主体总量增长16.4%、增速居全省第1位,出口总额增长120.9%、增速居全省第1位,外商直接投资3.2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大豆播种75.9万亩、产量10.6万吨、均居全省第1位。

探效率,高质量发展有条件

2022年以来,资阳坚持以项目和企业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坚持“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美术学院校区9个月建成、在四川教育史建设史上创造了新的最快速度,资阳方特文旅项目23天完成考察签约、71天完成场平工程、创造了重大项目引进建设新的“资阳速度”,毗河一期通水验收、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上海高仙机器人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首个航空航天领域项目——星河动力新一代固体飞行器产业化基地项目签约落地,资阳发展集团成为全市首个营业收入超60亿元的企业,新入库“四上”企业166户、增长82.4%,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73户、增长108%。

同时,建立完善“周监测、旬研判、月调度、季分析”经济运行机制,制定30项稳增长政策和239条具体措施,签约引进高仙机器人、九天中创等重大产业项目163个、协议投资650.7亿元,其中川投集团资阳燃气电站、九天中创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储备2024年底实施项目总投资超5000亿元。

观活力,高质量发展有基础

农业方面,深化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累计交易农村产权688宗、总额7.85亿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实现“零突破”;创新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为核心的农业共营制,搭建“农贷通”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引导11家银行和保险机构入驻,强化农业农村发展资金投入。

工业方面,实施工业招商项目(企业)长效服务机制,围绕越凡创新人工智能生产基地等113个已签约工业项目,“一企一策”倒排推进项目开工进度,推动高仙机器人资阳生产基地等60个项目落地开工,全年新开工23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竣工7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川投集团资阳燃气发电等3个省重点工业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6.2%,奋安铝业西南生产基地等8个省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快建设。

服务业方面,联合出台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27条,实施支持服务业发展10条、促进消费恢复发展5条。16户服务业企业获得“服保贷”项目贷款8140.3万元,排名居全省第2位。全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开展政府消费券发放、2022资阳数字生活消费节、“资味”特色产品展示展销等各类消费主题活动近100场次。

“2022年全市经济顶住多重因素冲击,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总体平稳,为新时代资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资阳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俊表示,下一步,资阳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抓好“三件大事”,实施“三大会战”,深化“N项改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新时代资阳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