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资阳5月5日讯(记者 杨颜铭)种上一颗牙,得花上万元,“一口好牙,一辆宝马”,种植牙价格昂贵,一直是困扰群众的民生痛点。最近,一则好消息让不少人为之振奋:四川种植牙费用正式下调,省级公立医院单颗常规种植牙总费用,从约15000元降至6000至7000元,整体降幅超过50%。
告别“万元时代”,不再“望牙兴叹”,对广大患者来说,无疑是一重磅福音。而说到种植牙等口腔产品,不得不提位于四川资阳的“中国牙谷,”这个全国最大的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地。
![]() |
中国牙谷 |
2016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在距离天府国际机场直线18公里的资阳高新区布局打造中国牙谷,将之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示范项目,誓用“一口好牙”咬开千亿市场,振兴民族口腔品牌。
从白纸作画到主体着色,中国牙谷实现了从无到有、快速起步、集聚发展的既定目标。六年时间,中国牙谷的朋友圈已遍及全球,引进了国内外知名口腔企业106户,194个“资阳造”产品投放市场。
一颗小牙齿,激活一池春水。从空地到热土,资阳的“梦工厂”中国牙谷还在“成长”。
![]() |
中国牙谷 |
从“齿”开始聚业成“谷” 实现三个“全球第一”
“中国牙谷”是如何“出世”的?
我国口腔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目前国内高端口腔医疗设备器械基本依靠进口,供给侧远远跟不上需求侧,也无口腔产业民族品牌支撑。
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塑造口腔民族品牌,省委、省政府发挥百年华西品牌优势,2016年,在资阳布局产学研销医养全产业链口腔装备材料基地,着力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牙谷,全力打造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
集诸多优势于一身,“中国牙谷”落户资阳后,实现了快速建设推进,并拥有了在口腔产业上的“一腔抱负”:要在“新赛道”上全速奔跑,与国外企业一较高下,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进口。
回顾牙谷“成长”,一路高歌猛进:
2017年4月,第一届中国牙谷国际峰会正式举办;5月,第一户企业(恒和鑫)入驻中国牙谷;11月,全球隐形矫治器开创者爱齐入驻;
2018年1月,园区内企业取得第一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月,中国牙谷正式纳入全省产业战略布局;
2019年9月,资阳口腔职业学院建成招生;2020年9月,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中国牙谷研发孵化中心落地,为牙谷研发制造提供基础保障;2022年6月,以中国牙谷为主的医疗器械产业纳入四川省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试点……
六年时间,中国牙谷还实现了三个“全球第一”:规划建设面积6平方公里,建成2平方公里,规划和建设面积全球第一;口腔设备4大类、材料5大类品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度全球第一;年产隐形矫治器5500万片,产量全球第一。成为了资阳、四川健康产业的一张崭新名片。
在“一口好牙”上发力,在小口腔里深挖大产业,以“齿”为起点,聚业成“谷”。六年前的一片空地,如今已发展成集产学研销医养于一体的特色口腔产业集群,资阳医疗器械产业也成为四川省首批四个特色优势产业试点之一。
![]() |
频泰生产车间 |
头部企业纷纷落子 194 个“资阳造”产品投放市场
一颗牙齿如何撬动经济杠杆?
“2022年我们的产值1亿元,今年仅3月份就达到2000万,创两年来新高了。”资阳频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岱告诉记者。当前,公司的产量产值保持上升态势,国内外订单持续增长,海外订单反馈良好,市场还在扩大,今年产值计划50%以上增长。
“牙谷开建我们就来了,6年前我们还是创业公司,现在在这彻底扎根了。”王岱说,资阳打造“中国牙谷”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当地的便捷交通、成本优势、工业基础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他们安心在这投资兴业。
2017年,公司正式入驻园区,6年来与牙谷共成长,由小到大,由大变强。该公司致力于三维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携手中国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等相关科研单位,深耕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领域,为国内外口腔医院、诊所、技工所提供口腔数字化解决方案。
说到6年蜕变,王岱回忆,入驻时牙谷刚起步,略显“荒凉”,如今,周边大片荒地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崛起的“升级版”标准厂房、一家家高科技口腔企业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而公司的产品也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实现了国产数字化产品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国内口扫品牌影响力排名第二。对于公司与牙谷,王岱举了个例子,“我们好比一粒种子,在牙谷这片土地落下,土壤优越越来越肥沃,种子的生长发育自然也就更好了,不断发展壮大。”
![]() |
联耀生产车间 |
同样位于牙谷科创园的资阳联耀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园区内一家专注于牙科数字化设备与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精尖技术型企业。2020年入驻牙谷,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拥有无线口扫的企业,成功打破了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资阳联耀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厂长罗杰云介绍,2022年,公司已实现产值9800万元,2023年,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拓宽市场,目前收获了大量的国外订单,每月大约要生产300多台口扫设备,“正在筹建国内销售团队,今年争取实现产值1.2亿元的目标。”
截至目前,中国牙谷内引进了爱齐科技、卡瓦集团、博恩登特等国内外知名口腔企业106户,产品涵盖口腔设备4大类60余个、口腔材料5大类100余种。已有38户企业的194个“资阳造”产品投放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领军企业方面,爱齐科技全球隐形矫治器产量排名第一,华光集团国内口腔销售行业排名第一,NSK全球牙科手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卡瓦集团全球口腔行业排名第三,牙易在线国内口腔线上销售排名第一。
六年时间,在资阳中国牙谷,一个个项目落户开工,一家家企业相继投产;从西南地区到长三角、珠三角,从国内到国外,从韩国、德国再到美国,各处招商平台和口腔展会都有“资阳口腔”的身影,口腔足迹遍布各地,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展露出了资阳“最活跃”的发展动能,整个口腔产业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核心竞争力“UPUP” 打造全国最优口腔产业营商环境
中国牙谷的核心竞争力是啥?
“全国最优的口腔产业营商环境”。当地正围绕“审批最快、服务最全、质量最好、成本最低”,推动口腔营商环境优化改革。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企业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就是营商环境改革的发力点。“刚入驻时公司是在孵化园,后面才搬到科创园,从前期厂房选址到后面搬迁,还有各类政策讲解,有关部门不断想着法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确实感到很幸运。”说到服务,王岱滔滔不绝。
“软环境”不断提升优化,企业最大的感受就是审评审批速度在加快。罗杰云说,2021年公司新产品在注册时,得益于政府开辟的审评审批绿色通道,半年就成功获批,大大加快了产品上市时间。而如果按照普通流程,审批大概需要一年时间。
记者了解到,当地推动成立了省药监局驻资阳办事处、省药监局行政服务资阳工作站、资阳高新区药品医疗器械申报服务中心,实现一类产品备案办事不出园、二类产品审评审批不排队、三类产品沟通协调畅通办,为园区内口腔产品争取缩短“准生证”的办理时间。截至目前,36户企业累计取得181个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2022年40个牙谷产品实现不排队、即送即检。
无论是头部企业还是创业公司,谈到为何落户中国牙谷,都提到了“成本优势”。如何将企业成本降到最低,资阳高新区从“免、奖、补”三方面发力。免去企业检验检测、注册认证、厂房租金等,发放产品注册奖励、科技创新奖励、升规入库奖励等,给予装修、展会等补贴。
还设立了应急转贷、资易贷等金融产品,提供贷款贴息、园区e贷、园保贷等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营商环境优化一直在路上,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差距,怎么办?口腔赛道竞争白热化,如何破?继续“补短”继续“卷”。去年9月,《资阳市打造“中国牙谷”最优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正式出台,5项重点任务、20项具体措施、25项创新特色工作皆是“围着企业转”“盯着企业干”。今年,当地还在不断建强申报注册体系和专业技术平台,建优综合服务环境,每月都要见成效:3月底实现二类产品注册企业不跑路、快速办;4月底前完成一类产品备案事权下放至园区;4月底完成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医疗器械创新四川服务站资阳分站挂牌;5月底在省内率先实施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减至“当日即办”……
荒地变沃土,牙谷建设凝结了多方智慧,展现了资阳速度,从一颗牙出发的特色口腔产业集群正在发展壮大。2022年,中国牙谷实现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50%。预计到2025年,入驻企业超过200户,产值超过100亿元,培育民族品牌企业超过50户,上市公司3户以上,基本建成世界知名的“产学研销医养”全产业链中国牙谷。(图片来自资阳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