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资阳12月6日讯(记者 杨颜铭 摄影报道)临近岁末,活力无限的资阳大地,冲锋冲刺的号角响亮,奋斗奋进的脚步铿锵。
12月6日,中共资阳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召开,一幅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徐徐展开。一个个目标任务、一项项务实举措,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激发了干劲。
此次全会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资阳。
作为2023年末的一次重要大会,此次全会不仅以一张全民点赞的“成绩单”为过去一年画上了圆满句号,更以一张全民期盼的“目标清单”拉开了明年的奋斗序幕。
![]() |
会议现场 |
“双圈”“同城”亮点频频
“三大会战”、“三件大事”、“N项改革”、“高新临空”成了这一年来资阳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词。
发展源于勠力同心,成绩来自共同奋斗。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市的43.5%、较2021年提高14.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市的40.9%、较2021年提高26.5个百分点。1—9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1—10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1%、增速居全省第6位,工业投资增长95.7%、增速居全省第3位……
全会报告中,一组组数据醒目亮眼、催人奋进,“双圈”“同城”成绩凸显。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资同城化发展,资阳坚持把临空经济区和高新区作为主阵地。今年,高新区入选全省高端人才产业园,临空经济区入围全省“园保贷”融资试点园区。成资同城建设也取得新成效:轨道交通资阳线实现全线“桥通”“洞通”“短轨通”,将于明年建成通车;成宜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年底前将开通运营;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促进成资 410余户企业相互协作配套……
这一年中,资阳的医疗器械、交通装备、清洁能源、食品饮料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位于高新区的“中国牙谷”累计引进口腔企业 110户、234个“资阳造”产品投入市场,一二类口腔产品注册证数量居中西部第2 位、全国第5位。此外,中车资阳机车、百威啤酒、爱齐科技等一批企业发展量质齐升、工业强市战略效果日益显现。
一个个数字构成了资阳今年的“期末成绩单”,勾勒出全市蓬勃发展的向上曲线。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地转型攻坚的定力、负重爬坡的勇气,是推动各项工作勇争一流、争先进位的新理念、新作风、新成效。
国企改革成绩亮眼
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如何突破?资阳把国资国企改革作为一个关键口。
“国企强则资阳强、国企弱则资阳弱”。全会报告中提到,截至10月末,市属国企资产总额1053.7亿元,营业收入81.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9位,上缴税费增速、资产负债率降幅居全省第 1位,所有者权益增速居全省第3位,利润总额增速居全省第 4位,资阳发展集团入围“川企百强”。
围绕“资本+伙伴+生态”主线,今年以来,当地资本招商签约股权投资项目22个,招募了一批专精特新、龙头企业,推动着全市产业布局优化和生态完善。其中,高仙机器人、九天中创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陆续投产,Keeway 高性能电动交通工具(西南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将建成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两轮车生产基地,加快形成高科技中小微企业集群。
无论是经济战场,还是民生领域,资阳市属国企的身影愈发活跃,“主力军”作用越来越彰显,实体化、市场化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国企聚指成拳重塑竞争优势,不断焕发出新生机、展现出新活力。
得益于国企改革,一个个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投资建设,一大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项目集中上马,企业落地、产业成势,处处涌动着蓬勃活力,为资阳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求实务实落实,坚持实干至上,这一年,资阳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亮眼答卷。这片热土上,处处涌动着火热的干事激情,激荡着澎湃的奋进力量。奋跃而上风正劲,资阳还将以更加昂扬主动的姿态迈步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