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至司法局创新“2+3+2”模式 助力矫正取实效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4-16 18:26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张逸然)乐至县司法局创新“2+3+2”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模式,着力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教育帮扶,思想疏导。从监管上找出路,从思想上破难题,从帮扶上想办法,切实为规范矫正、科学矫正、精准矫正找到了抓手、做出了实效。
规范矫正管理,夯实矫正基础。贯彻《社区矫正法》精神,根据《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废改立。一是按照省厅执法文书和四川省司法行政工作平台,结合乐至实际,制作了《乐至县社区矫正档案工作目录》,从源头规范执法文书的制作和运用,让执法文书成为开展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奖惩考核的载体。二是出台《乐至县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办法》、《规范乐至县社区矫正对象入矫解矫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制作配套文书,从制度上和形式上规范社区矫正各项工作。
创新教育方式,突出教育实效。一是开展“学‘四史’、明初心、塑新生”学习教育活动,引导社区矫正对象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开展“季覆盖、月分类、日精准”学习教育活动,对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季度集中教育,每月分类教育,特殊社区矫正对象个别教育,包括思想疏导、政策引导、心理矫治等,突出教育实效,真正实现由“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三是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专项教育帮扶活动。开展困难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专项清理行动,为就学、就业等有实际困难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成功解决异地就学、执行地变更,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摸索帮扶机制,助推矫正新生。一是积极协调人社部门对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就业岗位选择培训,开展就业政策解读引导。二是倾情做好特殊社区矫正对象帮扶工作。对精神病患者矫正对象用心关爱,经常向主治医生沟通了解治疗情况,购买牛奶到医院探望;对身体残疾社区矫正对象实行上门服务,为其送上关爱基金。为困难矫正对象解决了实际问题,使其从心灵深处得以升华。
“2+3+2”模式的运用使监督管理得到了有效规范,使教育帮扶找到了抓手,取得了实效。3月以来,开展实地走访108人次,集中教育42场次,个别教育12人次,帮扶3人,法律咨询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