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5.5万亩高标准农田即将建设完成

2023-05-18 08: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乐至县全县共有耕地面积98.2万亩,2011至2021年度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8.78万亩,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0%,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任务5.5万亩,将于今年5月底前全面完工,届时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达到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5%,预计在2032年,乐至县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达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00%。

砌砖、建渠、排管……乐至县大佛镇东禅社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近段时间以来,大佛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曾斌经常会同农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来到这里,了解工程进度,查看工程质量。随着东禅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持续推进,该镇52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也将进入尾声。

“大佛镇计划完成的是52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目前主体施工已基本建设完成,正在完善水渠、道路以及输配水管道等附属设施,预计5月底可全面完工。”曾斌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业主流转了两千余亩建好的高标准农田,用于种植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同样,在乐至县佛星镇,这里的1500亩高标准农田也迎来了改造后的第一轮播种。

“我们社区今年采用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进行水稻播种,相对于传统播种方式而言,更加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并且产量也相对更高。”乐至县佛星镇临江社区第一书记谢乔媛介绍说,新的高标准农田投入使用后,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耕作模式也由农户“小而散”的种田方式变为了种植大户“大而专”的经营方式。

“没有改造之前,土地比较零散,都是农户自己在种植,加上村上的灌溉渠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村里好多田土都撂荒了。”谢乔媛告诉记者,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成了“香饽饽”,流转给业主进行种植,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弱、无人耕种、土地闲置等问题,500元每亩的土地流转费也切实帮助了老百姓增收。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更是耕地的精华所在。那么,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里?

“第一个‘高’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上,经测试,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到20%。第二个‘高’体现在节能增效上,通过小并大、坡变平等农田整治措施,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播种如今一周不到就可完成,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还能在省下5%到10%的肥料。”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股股长翁杰表示,高标准农田的第三个“高”则表现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与建设前相比,高标准农田的流转费用每亩可增加100至200元,还能增加农民就近务工的机会,让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乐至县计划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覆盖大佛镇、佛星镇、宝林镇等6个镇21个行政村。自2022年10月份开工以来,已完成总进度的93%,接下来就是完成排灌渠系、机耕作道路、小型水利设施等附属配套设施的修建,力争在5月底全面完工。”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谢春梅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田集中连片,促进设施提档升级,以“规模化、宜机化、智能化、生态化、产业化”为建设目标,建成一批集中连片、节源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助力。(来源:资阳日报)

原标题:乐至5.5万亩高标准农田即将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