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1400名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成立全市首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和全县首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一件件实事、一组组数据,见证了乐至县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为幸福的初心和行动。
夯基 让生活有爱无“碍”
“县残联为我量身安装了护理床、沐浴凳、热水器、抽水马桶和扶手,帮我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劳动镇陈红荣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不方便,这些改造“装备”让自己的生活幸福指数“蹭蹭”上涨。
![]() |
为重度残疾人安装的无障碍设施 |
老陈不断“上涨”的幸福指数来源于乐至大力实施的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民生项目。
“家庭是残疾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台阶、一道门槛都可能成为他们生活中难以逾越的‘鸿沟’。”县残联副理事长杨挺表示,为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乐至为135户残疾人家庭解决了洗澡、如厕、做饭等日常生活困难,“计划今年再改造180户,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此外,县残联以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为重点,加强与卫健等部门协调合作,为1400名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让残疾人享受到更为精准、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助力残疾人的生活有爱无“碍”。
![]() |
乐至县浙川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铸力 增强内生动力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是促进平等融合共享的基础工作。
印刷、压线、裁切……在全市首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乐至县浙川包装有限公司里,10多名残疾人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基本实现了自食其力。
“机构是由县残联引入爱心企业,筹划开发了一系列适宜残疾人的辅助性就业岗位,在该机构工作期间,残疾人还可得到县残联提供的岗前培训、康复训练、技能培训和文娱活动等特色服务。”杨挺介绍。
![]() |
乐至县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 |
近年来,乐至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好“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多元参与”的作用,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开辟残疾人“就近求职、临家易业”的新路径,进一步实现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为帮助脱贫残疾人持续“造血”,乐至投入资金33万元先后在良安镇乐至县必辉猪业专合社、大佛镇乐至县茂源猪业专合社实施残疾人股权量化项目,40名残疾人持股获得分红,“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打算用这些分红款继续养些鸡鸭鹅。”领到分红款的良安镇天星村邓秀群说。
近年来,乐至创新工作方法,系统化、个性化、精细化推进扶残助残工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润心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我为儿子感到骄傲,这次经历极大地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宋红梅看到自家孩子在省级比赛中获奖,十分激动。近段时间,乐至县残疾人运动员在四川省2024年残疾人特奥轮滑比赛中获得1金3银1铜的好成绩。
![]() |
获奖证书 |
获奖的背后,是乐至以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为着力点,拓展文化服务内容、提升文化服务质量,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懈努力。
乐至先后打造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4个,深入推进“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活动;承办四川残疾人艺术团歌舞诗剧巡演;组织20余名残疾人积极参加残疾人艺术作品展览,其中,300余件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品深受群众好评,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助残和残疾人自强的文明社会氛围,增强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
“残疾人事业被喻为‘春天的事业’,我们将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为重点,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陈波表示,让残疾人朋友共沐春日阳光,奔赴美好生活。(供稿:乐至县融媒体中心 唐文瑞 张凤莉 孙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