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资阳8月5日讯(记者 杨颜铭)民有所盼,政有所为。“高效办成一件事”,与政务服务质量息息相关,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紧密相连。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资阳市坚持在便捷、高效、暖心上做“加法”,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从实际出发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全方位、多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细,持续提升“一件事”的好办易办水平。
高效办成一件事里的“一件事”是什么?跟以往推出的“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等政务服务有啥不同?据悉,“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多数情况下是指在办理“单项事”时只跑一次,可能只涉及单个行业主管部门。而如今的“一件事”,是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简言之,就是一揽子事一次办,而非其中每个事项一次办。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资阳怎样答好政务服务这道“必答题”?
记者获悉,在雁江区,针对各种“疑难杂症”,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了“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切实解决群众办证难题。在“办不成事”窗口放置了首次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业务办理指南,工作人员对每一位前来咨询办理的群众进行详细讲解,对能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内部办理的及时办理;不能办理的转交给相关部门,协助办理;因不符合政策法规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群众回复,积极化解矛盾纠纷隐患。目前,已接受群众咨询25人次,受理“办不成事”问题2个,建立问题台账,并制定解决措施2个。
同时,为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创新活力,资阳市场监管部门全面革新“一件事”政务服务模式,实现线下最多跑一次、线上全程网办。通过采用“集中培训+移动课堂+业务研讨”工作模式,对登记人员和导办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配备51名线上、线下导办(咨询)服务专员,进一步畅通线上线下导办渠道。
改革后,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办理环节从7个缩减为1个,办理时限从12个工作日压减至2个工作日,提交材料从23份精简至5份;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办理环节从10个缩减为4个,办理时限从25个工作日压减至11个工作日,提交材料从21份精简至9份;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办理环节从17个缩减为2个,办理时限从48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提交材料从35份精简至17份。
“本来以为办理程序很复杂,没想到就在现场一次性把相关手续都办好了,现在办事真的高效、省心,服务也很周到!”安岳县某火锅店的经营者吴先生高兴地说道。
今年5月份,吴先生在即将营业的火锅店通过现场核查后,便前往县市场监管局窗口咨询食品经营许可办理相关事宜,经窗口工作人员帮办代办,仅提供现场核查表、身份证、安全承诺书、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资料,就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成为了资阳市首个通过“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服务高效办理的经营主体。
在交通领域同样如此。也是今年5月,得益于“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落地,四川雁鸿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在雁江区政务服务大厅当场领取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这也是资阳市成功办理的首例“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事项。
办事做到高效,发展才能高质。政务服务,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直抵民意民心。在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上,资阳聚焦痛点、堵点、难点,对症下药,出实招,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实现政府所做与群众想做“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