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电力:帮扶十二载 点亮三州路

2024-09-25 18:20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杨颜铭

从小灯泡到大电网,从一盏微光到万家灯火。一条条“电力天路”通达雪域高原,一座座输电铁塔穿越大凉山,一批批重点援助项目开花结果,一个个偏远县乡改变了落后面貌。

从西部车城到川西高原,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12年来,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始终把援藏援彝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起“电”亮三州的使命,按照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援藏援彝工作总体规划,与道孚县、甘洛县公司保持良好对口帮扶关系,有力推动了电网建设和供电管理提升。

对口帮扶不停步,电力援助在路上。如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如何以强大可靠的电力供应、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为藏区、彝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两年,资阳公司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帮扶,全面激发对口帮扶县电网新活力,以优质电力“电”亮了藏区彝区人民的新生活。

开展巡线工作

创新形式 巧打帮扶组合拳

2022年6月10日0时3分,阿坝州马尔康市草登乡先后发生5.8级、6.0级地震,造成草登乡电力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资阳公司火速协调并调集了充电方舱等重要救灾物资设备,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指导和救援力量,为公司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灾区用户、保障灾区各安置点电力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来,资阳公司先后选派15名援藏干部和400余人次的各类帮扶人员赴甘孜公司开展帮扶工作,公司及所属道孚县公司各项业绩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长远发展。两年前,资阳供电公司收到了来自阿坝州、甘孜州供电公司的两封感谢信。十年援藏路,一世雪域情。从2012到2022,通过结对帮扶,资阳公司与两地的供电公司成为了“情同手足”的兄弟。

由于特殊的自然和历史原因,藏区、彝区工业起步晚、发展慢,电网建设滞后,技术水平不高。对此,资阳公司精准制定帮扶计划,举全司之力,选派业务骨干采取“常驻技术帮扶+短期专项帮扶+专业结对远程长期帮扶”以及受援单位赴资跟班学习等“走进去+请出来”“线上+线下”的方式,对道孚、甘洛公司进行援助,重点解决其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初心不改、倾情帮扶。援藏援彝,是为了变“输血”为“造血”。 

铺就“电力天路”,告别“孤网”运行,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电网建设如何更好地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电网运维如何更有效地经受住负荷迅速增长考验?怎样构建全方位立体防山火体系,筑牢电网“防火墙”?近两年,资阳公司不断拓展帮扶领域、创新形式、丰富内涵,确定了更清晰的帮扶“路线图”:电网建设、精益管理、人才培育、党建引领全方位落地,“输血”“造血”同步走、智力帮扶与管理指导并重、“硬件”援助与“软件”提升并行。

在项目、技术、人才帮扶一套“组合拳”下,受援单位的电网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和发展质效迈出大步,为当地经济发展插上了“电力翅膀”。

助力灌溉

坚守奋战 帮扶人员“各显神通”

怎么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送到“三州”?资阳电力不同专业的帮扶人员“各显神通”。

2022年10月,资阳公司选派2名四级领导人员及3名专业技术骨干,长期驻点帮扶甘阿凉,这一待就是两年。

“有机会来到高原,为这片土地上的电力事业出一分力,我觉得是幸运的,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入藏近两年来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让资阳公司援藏帮扶干部黄飞感触颇深。

挑战中彰显奉献,使命里铸就担当。两年前,黄飞到阿坝公司挂任营销部副主任。到任后,他快速转变角色,服从属地管理,立足岗位结合驻点现状实施了一些列帮扶工作计划。9月9日,记者联系到黄飞时,他正在前往西安的高铁上,“去参加2024年(第三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进行项目成果交流。”

记者获悉,这是黄飞在阿坝公司牵头推进的“新能源+碳利用+设施农业”乡村振兴项目。

阿坝州清洁能源资源丰富,选定了理县高原蔬菜现代农业园作为该项目实施落地场景,在园区建设高原“零碳”果蔬种植基地,项目也得到了省公司乡村振兴处的关注和高度认可。“下一步,在试点成功基础上,将助力州内光伏资源消纳及果蔬产量和品质提升条件下,全面引导阿坝州外来产业资金向绿色、低碳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电力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黄飞介绍。

此外,在援藏期间,他还牵头打造了川西藏区首个高原果园灌溉共享用电项目,有效地解决了金川县莫莫扎村村民灌溉用电问题,打造了服务高原果园灌溉用电“新样板”,丰富了电力助力乡村振兴新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当地面积大、农电缺员严重、总体农电人员学历不高、供电服务难度大的现状,他牵头开展供服站内部绩效精准分配“人脸画像”,进一步激活了阿坝公司供服站内生动力。2024年试运行以来,汶川公司三个供服站在全省供电所业绩排名分别提升55名、190名、218名,在阿坝公司内部农电专项业绩评价平均得分提升9.27分,省公司营销部将其作为典型经验上报至国网公司,取得了良好试点效果。

不仅是黄飞,资阳公司派驻到阿坝公司的王德荣、道孚公司的尹浩、甘洛公司的靳博、凌平也在各自领域“大展身手”。藏区、彝区自然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多样,给帮扶人员身体带来极大挑战,但他们没有一人退缩,坚持奋战在各自岗位,把前沿技术、业务知识带到当地供电企业,将质量管控落实到每个项目、每个工地、每个施工环节,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电网建设,全力以赴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严谨对待每一个细微之处,为当地电网建设、运维管理、安全生产、营销业务等助上了一臂之力。

宣传电力知识

电力赋能 托起“稳稳幸福”

座座铁塔矗立云端,条条银线跨越山峦,记录着雪域高原的变化。

在电网建设上,架起一条条电力天路,电亮致富前景;在精益管理上,铺陈一项项规章制度,提升管理质效;在人才培育上,培育一个个技术骨干,锻造动力源泉;在党建引领上,搭起一座座连心桥梁,引领发展航向……

这些年,资阳电力倾情帮扶,为藏区、彝区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尤其是道孚供电公司的变化可圈可点:无章可循局面有效改变、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夯实、员工技能大幅提升、经营管理意识不断增强。

从孤网运行发展到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枢纽、35千伏电压等级为骨干的新网络结构,有效改善了道孚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问题,彻底解决了玉科、沙冲等地区无电村、寨的供电难题。

道孚公司售电量从2012年的1993.75万千瓦时,增加到2023年底9668.82万千瓦时,电网稳定性稳步增强,供售电量、销售收入、职工收入稳步增长,规则制度逐步健全,PMS2.0系统数据、台区线损等指标快速提升,连续3年在甘孜州公司绩效考核排名中位列第1。 

此外,资阳公司“红细胞”工程、“工人先锋号”创建、星级班组(供电所)创建等活动带到了道孚,在当地“开花结果”,辐射开展“帮扶藏区小学”“心理援助关爱行动”等,推动了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在道孚的落地。

人民电业为人民、大电网点亮新生活。

在电力催生下,这个藏区县正发生着巨变。电通了、网通了、致富路宽了,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在道孚不少村民家中,电饭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大功率电器越来越多,实现了由“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彻底转变;可靠的电力保障下,当地的旅游收入也在逐年增长,旅游经济带动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城市向新突破发展的背后,是电力在增光添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条条银线将电网输送到道孚每个角落,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也让县域的夜变得五彩斑斓,点亮了藏区百姓的幸福生活之梦,点亮了安居乐业的和谐之梦,托起“稳稳的幸福”。

从亮一盏灯到亮一片天、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温暖当下到照亮未来,回望过去,一个个场景历历在目,十二年对口帮扶,初心如磐。新时代新征程中,将有更多资电人,踏上前往“三州”的征程。(图片来自资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