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杨颜铭 摄影报道
12月31日,资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定调2025年资阳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备受瞩目,满载期待。
这是一次定目标、聚共识、明路径、谋大计的大会。站在新旧交替的节点,会议分析当前和今后资阳经济发展面临的“危”与“机”,“形”与“势”,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把脉定向”。
![]() |
会议现场 |
12月23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上提到,四川正面临着战略机遇、政策机遇、窗口机遇“三大机遇”。作为成渝之心、巴蜀门户,资阳将如何抢抓“三大机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资阳如何“稳中求进”?
一批“经济引擎”在资阳崛起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6高7升’,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这是资阳这一年经济表现的写照。
产业发展“向新求质”、改革创新“赋能增效”、全域统筹“优城美乡”、发展成果“惠民共享”。2024年,一批“突破”凸显资阳地位,一批“经济引擎”在资阳崛起,一个个脚印“踏”出一抹抹亮点。
7个产业纳入全省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地,2个产业纳入省级鼓励支持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口腔医疗器械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机车、运动休闲鞋获批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国牙谷成为全国最大的口腔装备材料集聚地,安岳成为西部最大运动鞋生产基地。
不仅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土特产”文章也表现亮眼。安岳柠檬继续保持川果单品出口首位,雁江蜜柑首次出口中亚,建成川渝地区首个小龙虾集散中心,乐至僵蚕产量产值保持全省第一,乐至蜀绣亮相墨尔本和新西兰国际非遗展。
同时,融圈同城也提质扩面,迈出大步。其中值得关注的是,9月底西部地区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正式投运,日均客流量达 3.1万人次,乘着地铁到资阳买菜已初步凸显“成都区位、资阳成本”的生活优势,成资同城化三大标志性工程也全面完成。
沉着应变、综合施策,2024年的资阳交出了一份份令人鼓舞的成绩单。
把握机遇追“新”向“未来”
洞察时与势,统筹稳与进。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带来战略机遇,国家宏观调控组合拳带来政策机遇,“十五五”规划编制带来窗口机遇,资阳如何把握?
“放眼明年,统筹当前与长远,兼顾需要与可能,市委提出了2025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资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抓好明年经济工作,将坚持特色鲜明、质量优异,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破,以同城为资阳之根本、产业为同城之根本、工旅为产业之根本,一以贯之抓好“三件大事”,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
“奋力一跳”实现经济发展新目标,关键在产业。2024年,资阳向“新”发展加速突破:星河动力首发“资阳造”商业火箭即将升空,航天三院商业航天电磁发射 40米实验轨道建成,资阳中车全国首列齿轨电客车具备上路条件,新制式轨道交通和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产业入选全省25条产业新赛道。
新的一年,瞄准“新兴”与“未来”,当地明确将继续推动口腔医疗器械产业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交通装备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清洁能源产业加速生产上量、培育壮大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用“链条”引导产业纵向深耕。
明方向、抓重点。会上还清晰定下了明年每月“大事记”,画好“作战图”:明年1月,西南地区首发商业火箭将在酒泉发射 ;2月,商业航天电磁发射研发基地建成;3月,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首片下线……
一群人、一条心、一座城、一起拼。追“新”向“未来”,新的一年,资阳将拿出超常举措,做深做细工作,从年初起就跑出加速度,拼出“新业绩”,努力赢得全年“满堂彩”,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