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杨颜铭 刘佳慧 摄影报道
2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在资阳市雁江区水上运动基地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资阳专场,介绍了资阳市文旅融合发展以及打造“安逸走资阳·都市圈休闲城市”的相关情况。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资阳临空经济区临江镇红碑村热闹非凡,人气旺盛,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该村与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仅一河之隔,近年来,大力发展民宿旅游、农耕体验、美术写生等特色产业,已成功打造为艺术乡村旅游的“打卡点”,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日益富裕。
![]() |
资阳临空经济区临江镇副镇长、红碑村第一书记罗志军 |
“我们发挥毗邻美术学院的优势启动了和美乡村建设。”谈到致富秘诀,资阳临空经济区临江镇副镇长、红碑村第一书记罗志军表示,主要通过“三个保持”“三个不搞”“三个本土”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让红碑村重焕新颜。
“保持农业本色、保持农村本真、保持生态本底。”据悉,红碑村与美术学院合作,共同编制划定了社区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空间布局,守好每一寸耕地,塑造生态田园风,实现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美景。经过2年多时间,基本建成了“山水美、田园美、院落美、环境美、乡风美”的山水美院后花园、宜居和美新红碑。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始终坚持的“三个本土”。“不断挖掘本土文化、使用本土材料、体现本土特色,让民俗文化、农产品和山水田园转化为发展资源,让村民在本乡本土增收致富。”罗志军介绍,当地积极探索“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社会资本+农户”的共营机制,通过房屋出租、农耕务时、业态打工、土地入股等方式,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记者了解到,2024年,依托紧邻美院的独特优势,该村发展了民宿旅游、农耕体验、美术写生等特色产业,打造艺术乡村旅游“打卡点”,培育民宿、餐吧、康养、咖啡、团建、研学等8个业态,“村民在村里做大工一天能挣280块、小工也能挣160块,村民的蔬菜瓜果、鸡鸭畜禽供不应求,大家的收入这几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村集体经济也实现增收30万元。”罗志军说。
当前,资阳市正在规划建设“天府艺谷”,打造环美院文化创意产业带,红碑村是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前景大好。罗志军表示,将继续发挥好“美院后花园”的优势,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