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资源、塑品牌、重传承 资阳亮招做强“蜀人原乡”美丽文化

2025-03-05 20:0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杨颜铭 摄影报道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为各地全面开展美丽建设指明了方向。资阳市于去年12月印发了《美丽资阳建设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3月5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规划》进行全面解读。

新闻发布会现场

当下,做强美丽文化建设已成为美丽城市构建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一座城市的魅力,绝非仅靠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来堆砌,其灵魂深处在于独有的美丽文化底蕴。

紫竹观音(安岳县委宣传部供图)

资阳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10万余尊“古、多、精、美”的安岳石刻是南北石窟艺术传播的典范,特别是紫竹观音和唐宋最大左侧卧佛,堪称石刻艺术的瑰宝。近年来,当地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濛溪河遗址的发掘,荣获了2023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同时,还孕育了陈毅元帅、苌弘、贾岛等历史文化名人,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底蕴。

左侧全身卧佛(安岳县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关注到,《规划》中明确,要做强“蜀人原乡”美丽文化。具体如何落实?资阳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文富忠表示,将从深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培塑“蜀人原乡”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三方面来发力。

他谈到,资阳将积极融入国家级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新生态,深挖非遗项目内涵,打造“百城百艺”非遗品牌。同时,挖掘陈毅故里红色资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尤其是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将深入开展石窟寺考古调查和濛溪河等重点遗址发掘,全面推进研究阐释工作。重点推进圆觉洞摩崖造像危岩体加固、安岳石窟华严洞、茗山寺摩崖造像水害治理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将石窟寺安防系统建设纳入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此外,还将谋划建设安岳石窟艺术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平台和手段,加快推进安岳石窟数字化、石匣寺摩崖造像数字化等工作,创新石窟寺和古石刻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