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杨颜铭
近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四川省候选典型入围名单出炉,资阳市“红细胞·好邻居”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青柠花开”未成年人护航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成功上榜。
“红细胞·好邻居”项目:“三亲”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2015年,资阳市委宣传部与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发起成立了资阳市“红细胞”联盟平台,近年来,联合市县两级127家联盟单位共同实施“红细胞·好邻居”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红细胞·好邻居”流动服务车开进乡村
2021年起,“红细胞·好邻居”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生根”,走近群众,问需于民,以“三亲”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构建联动志愿服务生态圈。
当地通过组建“亲近化”队伍,与“红细胞”联盟单位建立起10支常驻群众身边的“红细胞·好邻居”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深入资阳市200余个社区、小区开展服务工作。建立了N支“结对式”关爱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课业辅导、心理关爱等志愿服务。
同时,积极开展“亲民化”问需,建设“红细胞·好邻居”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以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资阳文明实践云”平台收集群众需求,实现服务供需“菜单式”对接,为居民提供零距离、秒响应服务。
特别是广泛实施“亲情化”项目,根据居民需求打造社区“工匠坊”、小区“便民25日”“电力好邻居流动服务车”等特色项目,提供缝补、磨刀、义剪等服务,推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联合小区开展“智慧助老”等服务项目。
“三亲”模式助力下,形成了好邻居服务群众“四步工作法”,使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更扁平、更精准,资源利用更高效、更集约。尤其是,资阳供电公司通过“电眼看资阳”进行数据收集,建立起智能监测系统,建立大数据档案,发布信息到联盟平台后,按群众需求分专业分队伍实施,每月开展相应主题的文明集市集中服务。
目前,项目参与人员近10万人次,已开展服务1.5万余次,服务对象达15万余人。在资阳电力的倡导和各方志愿者的参与下,形成群众之间点、线、面和睦相处的“红细胞·好邻居”关系。
“青柠花开”项目:以法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2年1月以来,资阳市安岳县人民法院聚焦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权益保障工作,开展“青柠花开”未成年人护航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从创青团队、护青机制、暖青工程、育青课堂等多方面构建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
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普法宣传
据悉,安岳法院确定了由审判经验丰富、善做青少年思想工作的优秀法官和辅助人员组成专业志愿服务团队。针对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点,定期围绕涉未成年人案件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和治理难点开展分析研判,并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和部门,为完善少年法庭审判工作机制提供实证支撑。
如何护航?在审判过程中,当地注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权益保护,首设“抚养费计算公式”,替代惯用固定金额确定抚养费给付,探索运用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推进“1+3+N”抚养费司法确认,依托在婚姻登记处设立的家事纠纷协同化解工作室,对登记离婚后涉子女抚养费给付的,一站式开展“人民调解+司法确认”。
同时,构建“反家暴”矩阵,与公安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联合妇联、民政、工会,对困难当事人家中的未成年子女、村镇留守儿童进行慰问关怀,为未成年人提供司法救助200人次60余万元。
此外,还积极打造“育青课堂”。组建“青柠花开”未成年人保护普法宣讲团队,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普法活动,与关工委、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合作共建两个青少年模拟法庭实践基地,多次联合中小学校开展校外模拟法庭实践。还创新制定“一校一法官”普法机制,选派志愿团队成员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进校园开展禁毒、防范校园霸凌等专题普法活动,以法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图片来自资阳市文明办)